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
六院:履行强军首责 打赢科研生产攻坚战
发布时间2020-10-29     信息来源: 凯发平台网 六院

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,六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,把疫情防控、复工复产、能力提升有机融合、一体推进,研判形势、全面部署、紧急动员。在2019年科研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的基础上。按期完成既定科研生产任务,2020年六院并行开展型号研制和批产工作,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。

突出中枢指挥

管理能力的高低、决定了企业赢利能力的大小和竞争的成败。针对新冠疫情可能对科研生产造成的影响、六院科研生产部就组织相关单位从原材料采购、人员管理、设备工装、运输保障、沟通协作、关键节点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,围绕梳理出的35项瓶颈短板和主要风险点逐项制定措施,春节长假还没过完。

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。陕西和湖北地区也按照最小化原则启动生产,六院内蒙古地区的主要生产单位于2月3日恢复生产。同时。利用视频会、云信、云雀等方式组织召开生产调度会,并与三级单位进行专题策划对接,科研生产部创新工作模式,在年初制定的《科研生产工作综合策划》的基础上形成了专项科研生产保障措施。

“通过统筹倒排。充分发挥指挥调度系统作用,深入挖掘背后深层次原因,对于偏离计划的生产实行预警,我们把全年的科研生产任务分摊细化到每日,全天候跟踪生产情况,严格考核生产计划执行率,确保疫情期间科研生产正常推进。”六院科研生产部部长盛永平说。

聚焦工艺优化

为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,在六院范围内迅速掀起“大干攻坚、决战决胜”热潮,六院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,咬定年度目标不放松,带领全体职工扑下身子、甩开膀子争分夺秒抢抓时机,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。

红岗公司紧盯工艺方法改进。并开展工艺创新,生产效率提高200%,促进外协技术回流,同时优化产品毛坯结构,把多种零件自由锻毛坯结构优化为模锻结构,推广加强帽“一模多腔”技术应用,实现“一机多件”“一釜多固”。

红峡公司深入推进手工工序治理改造,一系列技术成功应用于型号生产。同时。确保多品种粘合剂的均衡生产,红峡公司相继开展多项工艺应用,针对原材料资源相冲突的问题。

江河公司充分利用存量资源、实现型号由混线生产向并行生产转变,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关系,确保满足生产应用,进行硫化平板车改造。

深化改革创新

“唯改革者进。唯改革创新者胜,唯创新者强。非常之时。亟待非常之功。我们要以战时状态、战时作风、战斗精神直面困难挑战。瞄准任务目标发力,强化使命担当,履行强军首责。”六院党委书记赵勇在党课上的话掷地有声。

六院凭借型号设计生产总装一体化优势,积极探索数字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等先进技术、先进设备、先进工艺在产品设计、数据采集、数据分析、型号生产中的应用。通过技改或自筹资金相继完成自动喷涂生产线安装调试,原材料自动过筛生产线工房改造,实现4条智能生产线示范应用,并启动某零部组件智能装配产线等6条智能化生产线建设。与此同时。六院完成了某型号基于MBSE的需求分析模型,实现MES系统对于小型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,通过结构虚拟样机完成某型号虚拟装配AR/VR演示,优化了设计迭代模式。根据海量试验数据进行智能分析,持续优化完善TDM系统数据结构,开展快速判读关键参数算法研究。聚焦产品生产过程的难点,实施171项工艺优化、176项手工工序治理改造、17项在线检测,明确工装增补计划93项。

经过持续优化工艺、引进先进技术、设备改造、多项生产瓶颈得以破解,产量逐月攀升,深入推进“再设计、再分析、再验证”,主要指标再上台阶。

科研生产能力提升是一场长久战。“逆流争渡”方显责任担当,推进改革再深化、管理再提升、创新再加速,面对“大考”,全力完成集团公司部署的考核目标,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经营管理“双胜利”,六院党委将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,推动六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,转变观念、勇于担当。(文/于海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