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正文
航天科工深圳公司树危机意识 走过经济寒冬
发布时间2021-10-24
       从春寒料峭的北方、在飞机上就不断听到人们谈论企业倒闭、裁员的话题,奔赴暖意融融的深圳。虽然地处金融危机冲击的前沿、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良好,但记者在航天科工深圳(集团)有限公司采访时却发现。尤其是所属的外贸分公司在出口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。不仅完成了全年指标,而且销售业绩还创出了历史新高,成为2008年深圳外贸销售前三强公司。那么,这家公司又是如何有效应对经济寒冬这只“黑天鹅”的来袭呢?
  适者生存 树危机意识
  刚到深圳公司。记者就听说该公司正在进行中层干部考评。一位拥有名牌大学博士学历的中层干部因考核不合格。面临被解聘的处境。这样“残酷”的事情在航天企业内并不多见。而在深圳公司却习以为常。
  在深圳公司。总经理谢伟良有句名言:“剩”者为王。的确。再加上遭遇金融风暴的冲击,这是生存的基础,该公司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时时刻刻都保持着危机意识,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。
  “从管理者到员工。考核不合格者都会被淘汰。”党委书记董联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。
  该公司副总经理、外贸分公司总经理蓝斌男前不久刚刚获得了博士学位。1993年。他从广州外贸学院毕业后就到公司当了一名业务人员。15年来。他从一名员工成长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。他向记者透露。目前与公司签订的岗位协议是两年,如果干不好,一样会走人。
  “压力就是动力。危机意识让公司员工们成为一个奋进的集体。”深圳公司人事党群中心党群工作部主任张雪梅说,大家必须不断努力学习,全面提高自身业务素质,“为适应市场竞争、达到岗位要求。”虽然工作繁忙,但她还是挤时间参加了经济管理硕士课程的学习,还有一年就毕业了。
  深圳公司团委书记胡芳娅介绍。前不久,从中可以看到从管理者到员工对待工作的心态都是乐观的、积极向上的,公司举办了一次访谈活动。外贸分公司的马川波幽默地把工作比喻为“谈恋爱”。主动出击,要脚踏实地,还建议新员工不要左顾右盼。
  面对金融危机与市场竞争,努力打牢坚实的管理基础,这正是该公司能够从容应对危机、实现企业目标的信心所在,深圳公司专注于市场的经营理念,在公司内部着力培养有敬业、创新、奉献精神的员工队伍。
  走过寒冬 看无限风景
 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,深圳的不少企业都在裁员。在离深圳不远的东莞市,不少出口型企业倒闭,其中包括国内最大的玩具出口企业。面对经济寒冬。一些出口商品的订单减少,他们靠什么度过寒冬呢?
  深圳公司所属外贸分公司以出口贸易为主业,去年同样受到国际市场动荡带来的冲击,航天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。但公司却在危机中努力把握住了市场新的机会、不断拓展新的贸易领域。
  外贸分公司依托航天品牌、已成为劳斯莱斯的固定供应商,并与不少欧洲公司成为战略合作伙伴;出口越南的摩托车占据了该国摩托车市场的半壁江山;向加拿大出口的风衣、雨衣等服装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美元;获得了出口巴基斯坦智能电表的大订单。公司还与068基地合作、把该基地的磁性材料推广到欧洲。这些业绩都是外贸分公司及时把握机遇、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取得的。
  在去年的经营过程中、外贸分公司始终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,举全公司之力防范经营与资金风险。在经营中,公司加强对客户资信度的调查,同时加强回款工作和出口产品的信用保险,选择优质的客户进行合作,把市场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,并加以筛选与梳理。
  谢伟良认为、企业要做长久,坚守诚信是必须的。航天企业要在经营中带头讲诚信、在诚信理念的约束下积累财富,并用航天企业的实际行动影响商业伙伴,营造讲诚信的文化氛围,在财富的支撑下展现诚信的商业行为风范。
  董联波介绍说,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该公司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的良好状态,同时体现出公司的社会责任感,一些下属公司还要增加员工聘用数量,但目前没有裁员计划,虽然去年深圳公司人工成本有所提高。
  前不久。深圳公司喜获“深圳市2008年度诚信建设突出贡献奖”,这一荣誉无疑是对该公司出色应对金融危机的有力佐证。
  日前,同时在危机中寻找机会,吸引相关人才,建立新的出口基地,准备适时收购优质品牌,积极迈向国际市场,深圳公司还不断拓展东南亚、北非、中东等新兴市场,从而撑起航天外贸的半壁江山。
  相关链接
  “黑天鹅”事件

  在发现澳大利亚拥有黑天鹅之前,这是建立在当时的经验之上的“无可争议”的认识,人们认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。现在、指的是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,人们把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比作“黑天鹅”事件。“黑天鹅”事件罕有发生、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,但一旦出现。几乎所有领域都逃不过“黑天鹅”的影响,考验着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。(许斌)